<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 <span id="luo9u"></span>

    <span id="luo9u"></span>
    <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您的位置:首頁 >汽車 >

    起亞高管開撕比亞迪,隱藏著怎樣的焦慮?

    2023-02-20 08:37:11    來源:搜狐汽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能源整車龍頭比亞迪,被起亞高管“怒懟”,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近日,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COO)楊洪海,在微博發文向比亞迪提出7句反問,“哪天你的產品能不在大街上自燃?何時你能標真實里程數?何時你可以不弄虛作假?”楊洪海甚至將矛頭直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喊話“教育好你的團隊”。


    (資料圖片)

    從之前的微博來看,這次風波的起因,是楊洪海發起了一個關于15萬MSRP(廠商建議零售價格)價位內選油車還是電車的話題,“結果竟然引來了一幫比亞迪水軍攻擊我。”

    這番炮轟,很快引起網友的熱議。隨后,在評論區楊洪海又回復網友稱,“你BYD有本事全球賣車盈利460億,不要靠政府補貼活著啊。”但目前,楊洪海已經刪除了這條微博。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考慮到排放法規和市場趨勢,近年來燃油車風頭逐漸被新能源汽車蓋過,但起亞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比較羸弱,電氣化推進落地速度緩慢。尤其在國內市場上,燃油車銷量逐年走低,電車又遲遲不上市,如此情形之下難免焦慮。

    對比亞迪而言,雖已拿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銷冠,但盛世之下也不是沒有隱憂,比如來自對手們發起的價格戰,財報表現出的毛利率不容樂觀;以及被起亞戳中的“軟肋”,即依賴于政府補貼等等。

    楊洪海喊話王傳福

    “王傳福,請教育好你的團隊。”

    2月15日,楊洪海在微博突然開懟,并拋出一連串反問,“水軍也需要將(講)素質,你說我們是棒子車,請先反思一下你的產品?BYD品牌名字好聽嗎?不就是一句罵人的話嗎?哪天你的產品能不在大街上自燃?何時你能標真實里程數?何時你可以不弄虛作假?何時中國海關乘用車出口數據第一名是你?”

    資料顯示,楊洪海是一名汽車圈營銷老將,此前先后在上汽大通、上汽印尼公司以及華晨雷諾金杯任職,但隨著2022年華晨雷諾金杯破產重整,楊洪海進入了起亞中國擔任首席運營官一職。

    引發此番論戰的,也是楊洪海此前通過個人社交媒體為新起亞K3造勢時表示:“搞汽車的都知道,15萬(元)以內堅決買油車,性價比最高。大家都懂得,因為電車的成本放在那里,廠家和經銷商都需要賺錢。”

    此外,楊洪海還強調:“目前除了特斯拉,大家都在虧錢,但特斯拉沒有15萬(元)以內的產品。”

    而這樣的討論,在汽車圈很常見,但也容易引起不同見解的“碰撞”。比如有人評論說,“比亞迪秦DNi,九萬八,了解一下。”“我選9.98萬的比亞迪秦,畢竟落地跟你這個油車落地價差不多,還比你省油,還比你先進。”

    對于網友們的“引戰”,楊洪海在微博中說:“我在脈脈上發了一條關于15萬MSRP價位內選油車還是電車的話題(只提到了特斯拉沒有15萬以內的產品,一個字都沒提比亞迪),結果竟然引來了一幫比亞迪水軍攻擊我,井底之蛙的世界真的可怕。”

    實際上,如果對比一下比亞迪在A轎市場上的新款車和起亞K3的價格,就能發現這次“口水戰”背后其實是K3和秦DNi之爭。

    據公開消息,2月13日,在新起亞K3上市發布會上,楊洪海表示,新起亞K3傳承了起亞的品質基因,產品力全面升級,是同級車型中當之無愧的質價比之王。

    據悉,K3自2012年上市以來,已成為起亞在華第一款銷量破百萬的明星車型。這次推出的新K3,在外觀設計、安全智能科技和運動基因上均進行了升級,是專門針對年輕家庭打造的家轎。

    新起亞K3共推出6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1.29萬-14.39萬元,而經過綜合優惠后的“放飛價”,僅8.99萬元起,較2021款在售車型下調了2萬元。

    這樣的定位和價格,被外界認為是起亞在華最有希望起量的車型。但正當楊洪海以“15萬以內堅決買油車,性價比最高”的口號宣傳新K3時,比亞迪卻“殺”入燃油車售價區間,宣布“油電同價”時代到來。

    據媒體報道,近日比亞迪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正式上市,共推出55KM和120KM兩種續航版本的五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9.98萬至14.58萬元。其中,55KM領先型的價格已進入10萬元以內。

    比亞迪官方宣稱,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正式開啟“油電同價”新時代,上市三天累計訂單量就已超過了15000臺。

    從這些信息來看,僅就在價格層面,秦DNi已經是新起亞K3的直接競爭對手。因此不難理解,在華銷售低迷的起亞,為何在新K3剛完成首秀之后,其中國COO楊洪海便把炮口對準了比亞迪。

    起亞在華銷量下滑

    這場“口水戰”的背后,進入中國超過20年的起亞品牌,近些年的銷量逐漸下滑。

    資料顯示,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悅達起亞”)成立于1992年9月,由東風汽車集團、悅達投資、起亞株式會社共同組建,三方股權分別為25%、25%和50%,是國內成立較早的合資車企。

    進入中國市場后,東風悅達起亞憑借出色的性價比,曾在國內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旗下起亞K2、賽拉圖、起亞K3及智跑等多款車型受到用戶喜愛。

    2011年,東風悅達起亞在華銷量增長30%至43.25萬輛,進入全國車企前9位。到了2016年,其在華銷量觸達巔峰,全年銷售量達到65萬輛。

    但伴隨著2016年起國內自主汽車品牌相繼發力,以及連續兩年車市處于“寒冬期”,韓系車也遭受了巨大的變故,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開始“跌跌”不休。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東風悅達起亞銷量腰斬至35.95萬輛;2020年其銷量下滑至24.9萬輛。隨著銷量下滑,公司凈利潤也進入連續虧損狀態。

    根據悅達投資的財報,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東風悅達起亞營業收入分別為299.33億元、334.19億元、232.81億元、219.4億元和71.3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1.23億元、-4.92億元、-12.99億元、-47.5億元和-13.71億元。

    多年虧損之后,東風汽車集團選擇放手。2021年11月19日,東風汽車集團將其持有的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25%股權公開掛牌出售,掛牌價格為2.97億元。

    2022年1月12日,悅達汽車集團作為唯一競拍人,順利拿下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因為悅達汽車集團與悅達投資控股股東同為悅達集團,因此,在此次股權變更后,悅達系在東風悅達起亞中的持股也由原來的25%增至50%。

    天眼查顯示,2022年3月起,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改名為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悅達起亞”),主要股東為悅達投資、起亞株式會社和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不過,即便股權結構發生了調整,也沒止住起亞的華的跌勢。媒體引用數據稱,起亞2022年在華銷量僅有94346輛,同比再度大幅下滑。

    而且年銷不足10萬輛的起亞,或已資不抵債。2022年11月14日,起亞公司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合資公司悅達起亞負債總額達到了2.2792萬億韓元(約121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了2.1240萬億韓元(約112.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達到了107.3%。

    電動化轉型方面,起亞也動作遲緩。按照計劃,該品牌將于2023年到2027年間將在國內市場陸續投放6款純電車型。

    比亞迪也有隱憂

    反觀卷入這場風波的另一方比亞迪,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86.35萬輛,同比大增208.64%,超越特斯拉衛冕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從銷售車型來看,DM混動車型全年累計銷量94.62萬輛,EV純電車型累計銷量91.11 萬輛,混動車型貢獻過半,相比之下特斯拉全年交付的131萬輛均為純電車型。

    另外,在新能源“國補”政策退潮之際,以特斯拉為首的對手打起來價格戰,目前包括問界、小鵬、零跑、蔚來等多家車企已相繼加入降價大軍。

    中泰資管基金業務部副總經理田瑀近日表示,“特斯拉的降價提醒我們,新能源汽車競爭惡化可能已經開始。”

    梳理財報可以發現,現階段比亞迪和特斯拉在盈利能力上也存在明顯差距。數據顯示,2022年特斯拉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 125.56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848 億元),而比亞迪預計2022年至多170億元的凈利潤。

    反映在毛利率上,近兩年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的毛利率已經連續下跌,且幅度較大,2020年、2021年分別為25.20%、17.39%,202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僅有15.89%。而2022前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為26.38%,利潤率為15.52%。

    或是為了騰出更多利潤空間,去年最后一天比亞迪官方宣布,正式確認其將于2023年1月1日起對旗下全系新能源乘用車漲價2000-6000元,新價格將于1月1日零時起生效。

    這種“逆勢漲價”的策略,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對新能源競爭格局會產生何種影響,還待觀察。如果將目光再放長遠一些,在新能源汽車較量的下半場,比亞迪能否順利轉型智能化,也是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問題。

    去年6月份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有股東關心比亞迪智能化方面的進展,王傳福回應稱,比亞迪不會放棄任何核心技術,會進行深入研究和儲備。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公司高度關注智能化發展。

    2月7日,長城證券在點評比亞迪的1月份產銷快報時,提示其面臨的風險包括:新能源車車型迭代升級較快、賽道競爭激烈及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

    關鍵詞: 東風悅達起亞 悅達投資 東風汽車

    相關閱讀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夜夜夜精品视频免费|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杨幂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45分钟| 极品人体西西44f大尺度|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在线播放|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一个人晚上睡不着看b站大全|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gⅴh372hd禁断介护老人| 国产真实乱了全集磁力|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最近新免费韩国视频资源|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 91学院派女神|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老司机深夜福利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男人扒开女人的腿做爽爽视频|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打扑克又痛又叫原声| 亚洲色图校园春色| 啄木乌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app下载| 884hutv四虎永久黄网| 日本成日本片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