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 <span id="luo9u"></span>

    <span id="luo9u"></span>
    <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您的位置:首頁 >汽車 >

    產能過剩,龍頭企業帶來行業“寒冬”預警

    2023-06-12 09:31:02    來源:搜狐汽車

    近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開幕,此次大會以“綠色新動力·世界新動能”為主題。

    時過境遷,上一年大會上廣汽集團曾慶洪爆出驚人言論:“電池成本太高了!我在給寧德時代打工。”業界一片嘩然,當時鋰礦價格已達歷史高位,對比2021年已狂漲23.8倍有余,故有此一言,但現在僅僅一年,整個大環境就完全變了,雖然新能源汽車仍然是中國出口創匯的當紅辣子雞,但整個市場缺變得令人難以想象,簡單直白地就是:電池供過于求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池行業產能過剩

    不久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常州明星企業中創新航大批解約應屆生offer的消息在網上刷屏,同時也算徹底揭開了動力電池行業產能過剩的遮羞布

    據公開信息,被解約的應屆生超2000人。他們大多是在2022年10月前后與中創新航簽訂三方協議,原定今年7月入職,但在5月末突然收到人力資源打來的電話,稱因“崗位調整”而與其解約。

    至于解約應屆生的原因,中創新航給出的回復是“新能源行業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為適時響應市場和客戶需求,公司進行了相關業務調整,因此作出解約決定”。此外,遵照解約流程,中創新航會為每位畢業生支付3000元賠償金,并幫他們積極協調尋找多方就業資源。

    小編們當時知道這事其實也很納悶,因為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還創下了歷史新高,新能源行業似乎風頭正勁,什么樣的“挑戰”能讓中創新航做出大批解約應屆生的決定?

    對此,小編們從第三者角度冷靜分析,簡單來說就是電池廠過高的產能規劃遠超出市場所需,產能過剩現象在國內愈發明顯,不少動力電池廠訂單減少,不得不在人員端進行減招、降薪、解約,在產能端進行減產甚至停產。這個從之前文章中馬斯克會面曾毓群這事點評可以看到。

    產能過剩,訂單不足

    回顧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其實大約也清楚了,雖然Q1季度中國汽車出口狂飆突進,已經超越日本,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國,但隨著基數放大,原先預計出口高增長態勢已經嚴重放緩,遠不及上年預期。

    “要是早來一周多,我說不定還有機會把你們送進電池廠,可現在不行了,這里的鋰電廠基本上不招人了。”這番感慨出自中創新航所在地某勞務公司負責人之口。2022年這家公司還能一車車地往鋰電廠送去“打工人”。

    中創新航

    作為新能源之都,常州匯集了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新能源頭部企業,并擁有鋰電池電芯及配套生產企業120余家。如此完整的產業鏈,造就了許多就業崗位

    訂單繁忙的時候,江蘇時代、中創新航等生產基地的工人是沒有雙休的。不過,作為“打工人”的一線工人也很樂意加班,畢竟可以拿雙倍工資。

    江蘇時代

    縮招背后的原因是縮產。有工人細心發現,今年春節后并沒有出現特別繁忙的復工景象。“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整個產業沒什么訂單。”中創新航某工人說,“附近工廠都有很多人離職,哪條產線沒訂單就可能走人。”

    據業內專家指出,動力電池新訂單不足可能的原因,是2022年過于樂觀的市場預期刺激動力電池投資擴產過熱。在2022年下半年,下游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走低,電池行業擴大的產能和縮小的需求之間不斷拉大差距。這種現象延續到了今年

    訂單不足的情況下,工廠自然沒有太高的用工需求。中創新航的招聘服務中心在今年2月就開始停止招人。3月初,中創新航開啟人員優化。此前常州基地有萬余人的規模,而在3、4月份已經縮減到5000人左右。

    “原本飯點時大排長龍的食堂,現在有了不少空位。住宿方面,部分員工反映原本6人寢室被住成了單人間。”

    除了縮招、裁員,降薪現象同樣難以忽視

    一線工人的工資構成普遍是“低底薪+績效、加班費、補貼”,加班時長與工資收入嚴格掛鉤。過去一線員工一個月不休,基本能拿8000左右的工資。近期,由于產量下降,工廠普遍控制加班。沒了加班費的工人一個月只能拿到4000元左右基礎工資。

    可以說,從新能源一片狂歡的熱鬧場景中走出,縮招、裁員、降薪等現象便很容易被挖掘出來。中創新航解約2000多名應屆生,似乎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動力電池產能擴張的延遲性

    2023年初,動力電池企業掀起了一輪擴產潮。比亞迪、億緯鋰能、贛鋒鋰業、比克電池等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宣布擴產,且投資規模幾乎都在百億以上

    業內人士擔憂,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迎來爆發式增長,導致鋰電池領域投資過熱。當前,電池產能布局已快于發展需要,需要警惕產能過剩風險

    實際上,在2022年,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風險就已經顯現。當時,我國動力電池產量545.9GWh,累計裝車量僅294.6GWh,差額明顯。

    根據現有公開信息顯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大約在1000到1200GWh。但電池廠、整車廠與其它跨界企業對外公布的產能規劃已經達到4800GWh,是預計需要產能的4倍多。

    盡管總體產能出現過剩,但優質產能仍供不應求。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在鋰電行業尤為凸顯

    未來?

    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動力電池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到增長的穩定性,發展的均衡性,環境的可持續性,社會的公平性。

    據曾毓群表示,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的總裝機量517.9GWh,同比增長71.8%。全球動力電池的TWh時代已經到來,預計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及儲能電量規模將超過4.8TWh。

    小編總結

    至于如何應對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建議,站在行業健康發展的層面,要把握目前的投資和技術趨勢,保持產業規模優勢與避免產能浪費應該達到相對平衡

    從總體上來看,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從全局考慮做合理的產能規劃。這就要求電池廠商要站在高處向前看,看清國內與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向,審時度勢理性建設生產線。

    歡迎投稿,詳情請在后臺留言與小編們聯系。

    END

    參考文獻及圖片來源:均來自互聯網及相關企業公眾號,由小編整理,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系平臺刪除。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权明星商标查询|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人免费视频|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宝贝乖女好紧好深好爽老师|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18以下岁毛片在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青苹果乐园影视免费观看电视剧hd|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和僧侣的交行之夜樱花|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np视频|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 亚洲欧美4444kkkk|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