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 <span id="luo9u"></span>

    <span id="luo9u"></span>
    <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label id="luo9u"><meter id="luo9u"></meter></label>

    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碳達峰、碳中和”成兩會名副其實的熱詞

    2021-03-08 10:54:56    來源:北京商報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兩會,“碳達峰”“碳中和”成了名副其實的熱詞。連日來,多行業多領域也都依據這一綠色目標制訂了新的發展路線圖:國家電網“打頭陣”,在同類型企業中率先發布行動方案,3月7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也表示,央行初步確立了綠色金融發展政策思路……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明確,一場關乎全民的綠色行動也已經展開。

    電力深度“脫碳”

    隨著能源環保相關政策的陸續推進,中國展現出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責任,去年9月下旬,我國宣布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這一目標的帶動之下,電力迎來深度脫碳。3月1日,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了“雙重改革”:在能源供給側,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在能源消費側,全面推進電氣化和節能提效。該行動方案也意味著,電力能源脫碳的關鍵是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尤其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發展。

    對于路線圖和時間表,國家電網也給出了清晰的回答:到2025年,輸送清潔能源占比達到50%。到2030年,國家電網經營區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以上,水電裝機達到2.8億千瓦,核電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

    在國家電網給出方案后,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央企也隨后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

    要減碳,能源領域是重中之重。《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9.8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2%,這也是我國碳排放最主要的來源。

    針對國家電網的率先表態,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減排的過程中,電力行業是核心。全球90%以上的碳排放是化石能源造成的,而化石能源的絕大部分被用來發電。其他的行業也是跟著能源走的。所以只有能源率先行動,后面的鏈條才能接的上。”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所有的能源供應最終都會變成電力,所有的能源需求也會向電力集中。電力脫碳和電力幫助各個行業脫碳是同時進行的。”

    碳市場建設穩步推進

    節能減排不可能一蹴而就。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寫進了2021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并提出“十四五”時期總目標是降低13.5%。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在“十一五”時期是20%,“十二五”時期是16%,“十三五”時期則是15%。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是指一定時期內能源消費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是衡量能源消費水平和節能降耗狀況的主要指標,通常反映經濟結構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變化。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節能減排目標前多后少,是因為越到后面越困難,這種安排也符合能源發展的客觀規律。

    節能減排“壓力”之下,全國碳市場建設也迎來機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便指出,要“加快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生態環境部近日消息顯示,全國碳市場建設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將確保今年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

    碳市場是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重要的市場化減排工具,可通過總量控制和碳價格機制,形成對碳減排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有利于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主動減排。今年1月1日,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通過碳市場建設,一方面可以用配額約束企業的排放,另一方面,實現配額買賣將鼓勵企業節能減排,獲取收益。

    “如果沒有碳市場,減排就只是成本。有了碳市場,減排就有了新產業。”藍虹分析說,“對企業來說,減少的碳排放可以交易,企業就會獲得收益。價格機制發揮作用,碳交易市場有效運作,從而促進社會的減碳積極性。”

    綠色金融大有可為

    值得注意的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并不是節能減排的全貌,而是屬于碳定價機制的一部分。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碳定價現狀與趨勢》,碳定價機制主要包括五種,即碳稅、碳排放權交易、碳信用機制、基于結果的氣候金融以及內部碳定價機制。

    換句話說,碳定價機制這個“大盤子”才是節能減排的關鍵所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資源環境和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樊軼俠撰文表示,我國碳排放的控制主要依賴于能源、環境領域政策發揮的協同效應,而碳定價領域的政策實踐起步較晚。

    而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綠色金融“意外地”占據了一席之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便提到,金融推進低碳綠色發展大有可為,可從完善頂層設計、加強信息披露、創新金融產品等多方面發力。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也從金融屬性的角度肯定了碳排放權,他認為:“碳排放權具有稀缺性、資產性、流動性和可儲存性,且在同一碳市場中具有完全同質和可標準化特點,能為持有者提供保值、增值和資金融通的功能。”

    也是因此,針對金融領域助力實現減碳目標方面,人民銀行初步確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綠色金融發展政策思路。陳雨露表示,所謂“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

    資源配置上,通過貨幣政策、信貸政策、監管政策、強制披露等,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源向低碳項目、綠色轉型項目、碳捕集與封存等綠色創新項目傾斜。風險管理上,通過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環境和氣候風險分析等工具,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市場定價上,推動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碳期貨等衍生產品,通過交易為排碳合理定價。

    而這“三大功能”將通過央行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得到完善。據陳雨露介紹,包括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強化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積極拓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來實現。

    關鍵詞: 碳達峰 碳中和 兩會 熱詞

    相關閱讀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视频在线观看| 182tv免费视视频线路一二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69av在线视频| 国产自在线观看| 91久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完整免费高清|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很痛|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你好老叔电影观看免费| 欧美粗大猛烈水多18p|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第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日本三级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我两腿被同学摸的直流水 | 717影院理伦午夜论八戒|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美女羞羞视频免费网站| 午夜内射中出视频| 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日本漫画大全彩漫|